
選擇好SNOWBOARD及BINDINGS後,我們會幫您做基本的設定,
但依每個人的習慣及不同的滑行目標您會需要調整自己的設定,讓SNOWBOARD更好控制!
所以讓我們來一一介紹SNOWBOARD及BINDINGS每個部份的調整,
相信看完本篇您就會了解各個調整的目的及影響,並能自己調整出自己的最佳設定。

依序分為6個部分
1.BINDINGS調整
2.站姿寬度
3.決定BINDINGS角度
4.BOOTS置中
5.HIGHBACK調整
6.整體調整確認
1.BINDINGS調整
首先先將您的BOOTS放上BINDINGS確認大小是否對應。

BINDINGS通常分2~3個尺寸來對應不同大小的BOOTS,
要確認BOOTS底部左右與BINDINGS要有些許空間,積雪時也能輕易穿入才行。
太大的話會綁不緊很難控制雪板。
調整底板,有些BINDINGS的底板可以調整,將底板適度調整。
看起來鞋底突出BINDINGS的距離前後都差不多即可。

調整綁帶在綁緊時能置中。

此時也要注意!鞋跟跟HIGHBACK應該很密合的緊貼,這很重要!必須這樣才能控制雪板。


傳統BINDINGS及有自動彈起裝置的Rear Entry BINGINGS。
比傳統式快速方便很多,只是還沒學會站著穿BINDINGS的朋友以及喜歡玩線外有時陷在粉雪堆會比較痛苦。

2.站姿寬度
一般鎖4孔設計的雪板上在腳部固定位置會有5個孔位來讓您調整您的站姿寬度。
要確認一下您最舒適的站姿寬度,還有您是RUGULAR(左腳在前) 或是GOOFY(右腳在前)的站姿習慣。
用以決定鎖BINDINGS的孔位。
站姿寬度說實在沒有計算表可循,每個人的習慣也不一樣,多滑幾次就知道自己要的站姿。
大致的參考值就是比肩膀稍寬,也可以穿上BOOTS量出地面到膝蓋的距離。
量出來後試試在此站姿時您可以很輕易的做下蹲的動作即可。
最後選擇孔位,找出站姿寬度後在SNOWBOARD上確認對應站姿寬度的孔位,
選擇左右的對稱的孔位,以保持SNOWBOARD的重心。


SETBACK:
有些雪板的孔位會有做SETBACK的配置,
就是把前後BINDINGS都往後移的設定! 往後移1inch會讓板尾變短,
這會讓轉彎更容易,更高的Ollie,粉雪滑行更輕鬆。
若是深雪就可以SETBACK更多至2inch。
但注意不要在更多,若過多反而會變得難以轉彎!
3.BINDINGS角度
兩腳的角度沒有一定的對錯,單看您滑行風格及習慣。
若您大多時間都往正腳的方向滑行那後腳角度就可以小一些讓膝關節轉向的負擔小一些。
若常常兩邊滑就留一些角度像是 前15度 後-9度或-12度。
只要兩腳的角度差不超過30度都可以
(像前腳15度後腳-9 角度差是24度,或前15度_後-15度 角度差是30度,就已到極限),
角度差大會讓膝關節壓力太大!

BINDINGS的固定盤上有刻度,每個刻度是3度。

4.BOOTS置中
可以再次把BOOTS放入BINGINGS確認鞋子是否在SNOWBOARD的中心,
也可以直接套上BINDINGS確認腳的感覺那就更準確了。
這些位置都確認後就可以好好的上緊螺絲,滑行幾天後也有可能鬆動要記得檢查!另外要注意,
不同品牌型號的BINDINGS用的螺絲長度都不一樣!千萬別混用!

5.HIGHBACK調整
有些BINDINGS的HIGBACK的左右角度是可以調整的,
可以把HIGHBACK的左右角度調整與SNOWBOARD板緣成平行。
這樣的目的是讓您更好移動重心!


6.整體調整確認
最後穿上感覺一下是否都感覺平衡舒適!

BINDINGS的HIGBACK的前後角度是可以調整的!
讓它貼緊鞋跟!能有更大角度儘量大。它會迫使您有膝蓋彎曲的平衡站姿,
也更容易在雪地上站起來,轉彎控制也會更靈敏。
另外有些BINDINGS的綁帶位置可以調整,綁帶位置靠上方可動範圍會更小操控雪板也更靈敏。
通常是高速滑行的FREERIDE BOARDER會放在上面的位置。

調整完成!! 上場囉!!

在每次滑雪旅遊結束時也應把BINDINGS拆卸與SNOWBOARD分開,
用塑膠袋包好存放防止膠料氧化!